当开发者成为核心玩家,游戏内容是否走向了另一种“上班”模式?

   时间:2025-03-24 19:01 来源:ITBEAR作者:钟景轩

在虚拟的游戏世界里,玩家们总能找到各种方式享受乐趣,即便是看似毫无关联的游戏,也可能带来相似的体验。近期,我沉浸于《纪元1800》与一款类似《野蛮人柯南》的生存沙盒游戏中,这两款游戏虽然在类型上大相径庭,却让我有了异曲同工之感。

在《纪元1800》的共斗模式中,我与朋友们度过了多个夜晚。作为上班族,我们只能在晚上相聚游戏,对游戏的理解程度也相当。这款游戏以其布局精妙的建设玩法著称,起初,我们都在摸索中改进布局,研究物流,然而,当有人发现网络上存在可直接照搬的最佳布局“蓝图”后,局面迅速改变。不久,几乎每个人都采用了这份蓝图,开始了无限复制粘贴之旅。

选择“蓝图”的理由很简单:既然最终都要追求最优解,何不一开始就采用看似最佳的方案?这一逻辑同样适用于物流、贸易等游戏环节。然而,让我困惑的是,《纪元1800》并非一款必须追求竞技对抗的游戏,为何大家要跳过游戏过程,直接寻找终局答案?或许,这正是“游戏方式因人而异”的体现。

另一款生存沙盒游戏,虽未提及具体名称,但提到“生存沙盒”,你或许已能大致勾勒出其面貌。这类游戏已相当成熟,将“生存”元素融入经营规划的建设玩法中,除了战斗探索,还能让玩家体验到统帅部落、建造营地的成就感,以及资源产出的满足感。

这款游戏几乎达到了生存沙盒进化的巅峰,它优化了资源获取框架,细化了数值标签,帮助玩家快速达成最优解。开发者显然是资深玩家,他们深入玩过市面上绝大多数生存沙盒游戏,因此能精准抽取数值循环提升的乐趣,用更高效便捷的方式模拟,并在框架上创新。

然而,这种做法的代价是牺牲了探索与战斗的动作性,以及生存的氛围感。地图虽大,但无隐藏地点,所有可探索之处都如罐头游戏般被明确标记,怪物等级也直接显示在血条旁。在《野蛮人柯南》中,开发者会精心营造氛围,如在地图上设置线索、隐藏配方,减少引导等,而现在的一些生存沙盒游戏却摒弃了这些。

例如,建设玩法曾是生存游戏的亮点,《英灵神殿》的“舒适度”系统曾受到玩家赞誉,给予建设爱好者正面反馈。如今,这已成为大中型生存游戏的标配,但意义已截然不同。建造失去了氛围感,玩家像是在上班,坐在按最优解搭建的“火柴盒”里,等待舒适度效果后冲出去刷怪。

当然,每个玩家都有选择自己游戏方式的权利,开发者作为核心玩家,也是根据玩家喜好来制作游戏的。这就是当下流行的“做内容”——舍弃形式,注重养成玩法框架。玩家们喜欢,我的朋友们也喜欢。但我隐约觉得,这样的游戏方式更像是在上班。

在现代生活中,上班与娱乐的界限似乎越来越模糊。游戏,这一本应带来乐趣的活动,如今却让人产生了上班般的疲惫感。这或许是游戏发展的一个趋势,但值得我们深思。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