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游戏“点油钵儿”变身文创,非遗工坊如何年赚百万?

   时间:2025-04-05 19:51 来源:ITBEAR作者:唐云泽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一家非遗工坊成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碰撞的火花点。这里,市级非遗传承人撖丽俊正忙着调整一块精致的木制棋盘,25颗棋子在他灵巧的手指间跳跃,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焕发新生的传统游戏——“点油钵儿”。

撖丽俊向围观的游客们讲述着这个游戏的由来:地上分布的10个洞宛如猪油灯的油钵儿,两位玩家各持25枚棋子,通过策略与技巧,率先达到目标者即为胜者。这个游戏源自黄河流域,是当地流传已久的益智游戏,如今,在撖丽俊的手中,它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撖丽俊不仅是一位历史的爱好者,更是一位创新的实践者。他巧妙地将传统游戏从松软的土地“移植”到了精致的木制棋盘上,通过3D建模技术,实现了这一民间游戏的标准化生产,使其能够批量复制,成为深受青少年喜爱的文创产品。如今,在工坊的展架上,“点油钵儿”已经衍生出了包括家饰摆件、便携棋具在内的12款产品。

在这个占地200余平米的工坊里,创新的气息扑面而来。15位传承人正与设计师团队紧密合作,共同探索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审美的结合之路。钩针编织技艺传承人将传统纹样融入时尚饰品,竹柳编艺人使用模块化工具提升制作效率,彩绘艺术家则与高校设计专业携手,重现北疆风情。

撖丽俊提出的“非遗传承人+设计师+高校智库”铁三角模式,为工坊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2024年,工坊成功开发了26款新品,研学课程覆盖了3000余人次,非遗进校园、进景区活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更重要的是,这一创新模式为23位手艺人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年总收入达到了160余万元。

撖丽俊深知,参赛是最好的推广方式。因此,他带领团队积极参加各类文旅活动,将非遗传承融入项目赛事、草原旅游等现代场景,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文化。同时,工坊还推出了“菜单式课程”,16项平价非遗课程吸引了众多爱好者前来学习。蒙古象棋、狼吃羊等传统游戏经过规则优化,成为了研学爆款。

站在新的起点上,撖丽俊的棋盘布局更加宏大。他计划筹建“北疆文化创新实验室”,联合高校开展黄河流域传统色彩体系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同时开发“七旗会盟剧本杀”等沉浸式体验项目,让非遗更加贴近Z时代的生活。工坊的三年规划显示,每年将投入利润的30%用于技艺改良,持续推动15%的营收增长。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