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圈幕后巨头:Keywords如何以13000人团队重塑行业格局?

   时间:2025-04-15 13:54 来源:ITBEAR作者:杨凌霄

游戏行业的风云变幻,往往在不经意间显露出新的格局与趋势。回首过往十年,不难发现,一个曾经常被视作“外包”的领域,如今已蜕变成推动行业前行的关键力量。这家企业便是熠文集团(Keywords),一个在全球拥有超过13000名游戏开发者的巨头,其足迹遍布数十家工作室。

自2021年起,Bertrand Bodson接掌熠文集团的CEO帅印,正值疫情肆虐与行业动荡之际。面对接踵而至的衰退与裁员潮,Bodson带领熠文集团稳健前行,见证了行业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Bodson眼中,熠文集团与其他“外包”公司一道,为游戏开发商构筑了一道缓冲带。这使得他们能够以精简的团队——不超过50人,运营着雄心勃勃的工作室。这些工作室在人员配置上拥有极高的灵活性,不仅能在项目启动之初便引入熠文集团的力量,实现所谓的“联合开发”模式,还能在人员达到峰值后,避免直接裁员,而是通过熠文集团将人员调配至其他上升期的项目。这一机制基于游戏行业项目周期不一的特性,确保了运营的平稳。

近期,Bodson在接受VentureBeat采访时,深入分享了他对2025年游戏行业前景的洞察。他指出,熠文集团目前为全球Top25游戏公司中的绝大多数提供服务,这让他得以窥见整个行业的动态。据他观察,游戏行业正经历一场“向精品化的大规模转型”,同时,寻求长期可靠的合作伙伴成为共识。

例如,熠文集团旗下有6-7个工作室专门支持《堡垒之夜》的内容创作;在去年的TGA游戏大奖中,熠文集团参与了约86%获奖作品的研发制作。谈及行业变革,Bodson表示,这虽不会一蹴而就,且各领域推进速度不一,但无疑是根本性的转变。他乐观地认为,行业中的新生力量有望驱散过去两年半的阴霾。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2025年将一帆风顺,真正的复苏或许要等到2026年才会显现。目前,熠文集团在全球26个国家拥有约13000名员工,业务划分为三大板块:创制、全球化和互动。创制板块主要负责联合开发、设计和美术,拥有25个工作室和约5000名专业人员;全球化板块则专注于测试和本地化,拥有约5000人;互动板块规模稍小,涵盖预告片制作、过场动画、网红营销等领域,约有2500-3000人。

在谈及加入熠文集团的初印象时,Bodson表示,这家公司拥有令人惊叹的协作文化和创业精神。尽管当时员工数量已近9000人,但仍保持着亲密的氛围。他强调,快速的问题处理机制和创业者之间的紧密合作是他最为自豪的两点。

面对疫情与行业低迷的双重挑战,Bodson展现出了创业者的敏锐与韧性。他提到,尽管行业尚未完全恢复,但已经显现出复苏的苗头。今年的GDC大会上,参会人数虽少,但目的性极强,商务团队的会议质量显著提升,开发商开始为长期项目做准备。

行业模式的变革显而易见。过去,工作室往往单打独斗,而现在,像熠文集团这样的整合服务商越来越受欢迎。许多公司开始采用“核心团队+合作伙伴”的模式开发3A大作,如微软的一些工作室仅保留40-50名核心成员,其余工作则交由熠文集团的全球工作室网络完成。

Bodson还指出,客户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变得越来越挑剔,质量不佳或无法长期合作的将被淘汰。这导致许多小外包商难以为继,而熠文集团则通过与大厂的深度合作,共同重建合作体系。

在管控合作风险方面,熠文集团建立了严格的信息安全协议、防泄漏流程和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同时,通过持续投资基础设施,如升级协作平台和设立“解决方案架构师”,来降低管理大量合作伙伴的隐患。

谈及行业趋势,Bodson强调了玩家自创内容(UGC)和移动端小游戏的爆发,以及大发行商系统性调整成本结构、将更多固定成本转为灵活外包的趋势。传统玩具巨头的强势入场和东西方协作的加强也是不容忽视的趋势。

在熠文集团的战略布局中,客户服务体系重构、规模化平台建设、技术赋能体系、跨领域能力延伸和生态并购策略是五大核心方向。其中,并购始终是战略的核心支柱,通过并购构建平台基础,实现全产业链覆盖。

最后,Bodson对刚入行的新人提出了建议。他认为,本地化领域是理想的入行切入点,熠文集团在全球设有培训学院,为新人提供带薪实习和职业发展机会。同时,他也鼓励资深从业者把握多元项目和前沿技术的机会,持续学习跨领域技能。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