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末路,那些游戏人的选择与归途

   时间:2025-04-16 15:56 来源:ITBEAR作者:钟景轩

在繁华的上海漕河泾,游戏行业的光鲜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28岁的一筒,曾是牌桌上的常客,怀揣着进入游戏行业的梦想,却在两年前突然消失,直到今年才重新现身。

谈及消失的岁月,一筒轻描淡写地说:“我去漕河泾,给一款快死的游戏送终。”这句话背后,却隐藏着一段复杂的经历。

一筒通过朋友介绍,加入了一家位于漕河泾的中小型游戏公司,主营RPG游戏。他满心期待地以为自己将参与一款月流水过亿的爆款游戏,却没想到被分配到了运营一款寿命将尽的老游戏。这款游戏上线多年,曾有过辉煌,但在精品化游戏泛滥的今天,已经难以维持DAU。

一筒入职后发现,公司虽然声称重视自主权,但实则运营工作杂乱无章。他作为行业新人,缺乏经验,又因为对生活成本的误判,谈下了远低于预期的月薪。试用期八折加上扣除五险一金后,工资根本无法覆盖日常支出。

然而,生活上的窘迫并未让一筒对工作失去热情。他很快发现,运营这款游戏就像是一个解谜游戏,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他负责的大区玩家数量稀少,流水惨淡,但他依然尽力去规划活动、调整资源投放,试图挽救这款游戏的命运。

一筒的工作充满了试错和摸索。由于公司人员流动频繁,他几乎一无所知地接手了整个大区的运营工作。他根据过往的策划案和营收表来揣测活动成绩,甚至不惜采取极端手段,如大幅打折促销,来挽救低迷的流水。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筒逐渐麻木。他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要进入游戏行业,每天忙碌于填表和改BUG之间,看着项目一步步走向死亡。他和同期加入的二筒、三筒、四筒一起,像超市理货员一样熟练地操作着这款游戏,却无力改变它的命运。

有一天,一筒在饭后休息时间,和同事们一起下楼买烤肠。他们路过莉莉丝楼下,隔着展厅的玻璃门,看到了莉莉丝新产品的宣传片。那一刻,一筒突然感到自己与这个行业格格不入。他意识到,这样的产品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自己只是在这个行业里找了个班上而已。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筒逐渐感觉到这个项目的大限将至。活动周期延长,填表工作减少,合服和退服成为常态。公司的新项目即将上线,老项目的运营权也转给了发行方。一筒和同事们的工作结束了,他们被调往新项目,但三筒和四筒却选择了离开。

一筒也曾对新项目抱有希望,但当他看到新游戏的玩法和表格命名时,他意识到自己只是从一个坟墓跳到了另一个坟墓。他最终选择了辞职,回到了广州。二筒也离职了,决定回老家考公。这四位行业菜鸟,就这样为这款游戏送终,随后消失于人海。

一筒在麻将桌上讲述着自己的经历,语气平静而淡然。他说:“这个行业里有很多人跟我一模一样,待在一个莫名其妙的项目,干一些莫名其妙的活。什么顶尖大厂、新锐团队,那些追梦的地方,其实和更多游戏人没关系。大家只是找了个班上,为了稳定的生活而妥协。”

一筒的故事,是许多游戏行业从业者的缩影。他们怀揣着梦想进入这个行业,却发现现实与理想相差甚远。他们为了生活而妥协,在毫无新意的项目中消磨着时光。最终,这些游戏会被他们这样的人送进坟墓,没有一点声响。而他们的努力,也只会化作简历上的两行字。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