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日益临近,一场场旨在深入解读竞赛政策精神、提升参赛团队实力的培训交流活动,在全国多个地区如火如荼地展开。这些活动聚焦于竞赛策略的优化、组织工作的细化以及优秀作品的深度剖析,为参赛者搭建了宝贵的交流平台。
为了让更多团队受益,促进知识与经验的广泛传播,“创青春”微信公众号将陆续推出这些培训交流活动的现场分享视频。这些视频不仅是对现场智慧的精彩记录,更是参赛团队提升备赛水平、相互学习借鉴的宝贵资源。
在贵州站的培训交流活动中,两个往届竞赛特等奖项目脱颖而出,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它们分别是来自重庆大学的《基于水中脉冲放电的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分离设备》项目和南京林业大学的《竹碳融砼——新型可持续生物质竹骨料构筑低碳混凝土建材》项目。
重庆大学的这一项目,以其创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实现了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高效分离,为解决锂离子电池回收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该项目的现场分享,不仅展示了其技术成果的亮点,还分享了研发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和心得。
而南京林业大学的项目,则将竹碳与混凝土相结合,开发出了一种新型低碳混凝土建材。这一创新不仅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还展现了生物质材料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潜力。项目的分享者详细介绍了其研发历程、技术特点以及市场前景,引发了现场观众的热烈讨论和高度评价。
这两个项目的精彩展示,不仅为现场观众带来了启发和思考,也为即将参加第十九届“挑战杯”竞赛的团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通过“创青春”微信公众号的视频分享,更多团队将有机会领略到这些优秀作品的魅力,从而在备赛过程中不断精进、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