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高校,综合测评成绩已成为衡量学生多方面能力的重要标尺,尤其在保研资格的评选中占据核心地位。为了在这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少学生选择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以获取加分。然而,一种名为“水赛”的现象悄然兴起,给这一评价体系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机构瞄准了这一“商机”,推出了一系列低门槛、高获奖率的竞赛。学生只需支付几十元的报名费,提交简单的作品,甚至无需经过严格的审核,即可轻松获奖。这些竞赛的组织随意,奖项泛滥,含金量极低,却仍被不少学生视为提升综测分数的“捷径”。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指出,“水赛”的泛滥不仅损害了竞赛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平性,还可能导致学生浮躁、短视和急功近利。她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竞赛的监督,严控竞赛质量,确保竞赛内容的专业性、挑战性和权威性。
某高校在读大学生李林曾参加过一场“水赛”,他描述道,从报名到考试结束,整个过程都缺乏相应的规则要求。考试题目简单至极,监考也形同虚设。考试结束后,他很快就收到了获奖证书,但这份证书对于他来说,除了综测加分外,并无任何实际意义。
除了“水赛”外,还有一些机构搞起了模仿秀,举办的赛事与正规比赛仅一字之差,极易让人混淆。这些山寨赛事不仅误导了学生,还可能涉嫌违法违规。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任葛友山表示,山寨赛事的主办方可能需要承担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为了综测加分,一些学生甚至开始购买著作权、专利权等。记者注意到,在购物、社交软件中,有不少广告宣称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获取这些权利。然而,这些所谓的“捷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教育部已发布相关通知和报告,规范大学生竞赛活动,并将84项赛事列入竞赛清单。受访专家认为,要有效规范学科竞赛,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竞赛主办方等各方合力,共同促使学科竞赛回归“育人”的根本。
樊秀娣建议,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关细则,力保竞赛活动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并加大执法力度,对竞赛中的违法违规问题严惩不贷。同时,高校也应加强对学生学术诚信的教育,引导学生理性参与竞赛,避免盲目追求奖项数量而忽视竞赛的实际教育意义。
葛友山则提出,需要从法律层面建立更加完善的规制体系来阻止“水赛”现象的发生,并通过合理的法律解释增强对山寨赛事的惩罚力度。他建议监管部门实行“黑白名单”管理制度,定期更新并公布竞赛的“白名单”与“黑名单”,提高学生的辨识能力。
对于在竞赛活动中发生严重学术不端行为的学生、指导教师以及所在学校,樊秀娣认为,管理部门应考虑对相关责任人及其单位留下不守诚信记录或在资源分配时区别对待,以此来消除或遏制不当得利带来的负面示范效应。
只有比拼真才实学的学科竞赛,才能体现知识和技能的价值,发挥学科竞赛应有的教育功能。各方应共同努力,维护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引导学生有序参与正规竞赛,切实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