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型消费模式展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从数字体验馆到“非遗手工”坊,各地纷纷借助新创意、新技术为传统文化赋能,彰显了中国经济的新活力。
统计数据显示,非遗类商家数量同比激增超200%,购买非遗制品的用户数增速更是超过300%。团扇、竹编、剪纸等“非遗手工”制品尤其受到热捧,不少年轻人还亲自参与制作,深切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非遗集市,剪纸、糖画、精雕葫芦画等非遗手工制品不仅工艺精湛,还吸引了游客的积极参与。一把运用古典漆扇制作工艺的漆伞尤其受到小朋友们的喜爱。
游客徐梓晨表示,希望未来能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并将这些文化传播到全球,让更多人爱上中国的传统文化。
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不断提升,非遗传承人也推陈出新,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传统文化产品买单。在河南郑州,一家百年历史的制香工坊开设了课程,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学习和制作。
创新成为非遗工坊焕发新活力的关键。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已建设非遗工坊6700余家,新工艺、新设计与非遗元素的融合,创造了一系列美观实用的产品,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了与市场接轨的机会。
传统制香技艺非遗传承人李彦妍自创并申请专利的制香工具,解决了“线香”造型单调的问题。他们的产品种类已经增加到100多种,其中反映中原文化的宋锦香、唐宫香等产品特别受欢迎。
新津纸艺技艺非遗传承人江学春通过卷、折、立、描等多种形式,让纸贴画“站”了起来,不仅变成了立体的艺术品,还演化出了可佩戴的配饰和可随身携带的挂件,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随着新津纸贴画作品的不断创新,江学春工作室收到的订单也越来越多。她还将材料批量制作的技术教授给当地村民,为当地提供了就业增收的新路径。
“非遗手工”热度持续上升,相关行业发展迅速。不少非遗工坊正在从“家庭作坊”向规模化发展,传统技艺的加工者正在成为助推“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的主力军。
在成都市郫都区的蜀绣产业基地,蜀绣技能培训班聚集了大批学员。为了推动这项非遗技艺走向产业化,当地扩大了绣娘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并开设了蜀绣专业,成立蜀绣学院。已先后开展蜀绣技能培训班80余期,培训绣工近一万人,向蜀绣企业输送了1300余名学员就业。
当地还深挖蜀绣文化特色,开展蜀绣与其他领域的项目合作,真正实现了“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的转化。
成都市郫都区蜀绣商会会长尹文慧表示,蜀绣基地已由最初的几家绣坊发展到有30多家相关企业,生产规模也由最初几十位绣娘发展到现在上千人。产值产能也越来越大,现在已经达到上亿元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