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行业的激烈竞争中,腾讯与网易的“派对大战”硝烟虽已散去,但两者间的暗流涌动从未停歇。去年以来,腾讯凭借其“长青游戏”和诸如《三角洲行动》这样的新作,继续稳固在FPS领域的霸主地位。而网易,则在经历了一系列武侠题材新作的平淡反响后,选择了一条更为激进的道路,试图在FPS这一由腾讯主导的领域内寻找突破口。
今年3月,网易推出的《界外狂潮》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这款融合了“卡牌+FPS”玩法的游戏,在Steam平台上创下了同时在线峰值突破10万的佳绩,即便在《怪物猎人:荒野》和《双影奇境》等热门游戏的夹击下,依然展现出了不俗的竞争力。网易此举,无疑是对腾讯FPS领域霸主地位的一次直接挑战。
腾讯在FPS领域的地位可谓根深蒂固,从经典的《穿越火线》到风靡一时的“吃鸡”,再到电竞新宠《无畏契约》和最新力作《三角洲行动》,腾讯已经构建起了从端游到手游、从休闲到硬核的全方位布局。而网易的新作《界外狂潮》,则将矛头直指《无畏契约》,试图打破腾讯在这一领域的垄断。
事实上,网易对《无畏契约》的觊觎早已有之。早在《无畏契约》国服上线前,网易就曾推出过与之高度相似的《Hyper Front》,但因“过度相似”而最终遭到Riot Games的起诉,并被迫停服。然而,网易并未就此放弃,而是卷土重来,以《界外狂潮》为新的武器,试图在FPS领域打出一片天地。
《界外狂潮》在玩法上虽然依然保留了经典的爆破模式,但与《无畏契约》相比,它加入了更多的娱乐模式和“卡牌机制”,为游戏增加了更多的随机性和娱乐性。这种创新不仅降低了新玩家的门槛,也试图对冲硬核玩家的技术壁垒。在营销层面,《界外狂潮》同样不遗余力,覆盖了国内几乎所有主流内容社区,通过精准拿捏FPS玩家的“圈层梗”和说唱元素的融入,试图拉拢更多玩家。
然而,尽管《界外狂潮》在创新和营销上下了不少功夫,但它在产品方向和玩家体验上却显得有些“用力过猛”。在内测期间,网易对玩家的反馈异常敏感,几乎每一条高声量的反馈都会被迅速采纳和优化。然而,这种过度敏感却导致了产品方向的混乱。例如,在人物移速的处理上,网易为了改善交战体验而下调了移速,结果却适得其反,引发了玩家的一片吐槽。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界外狂潮》试图在“竞技性”和“娱乐性”之间寻找平衡,却陷入了“四不像”的困境。它既有适合轻量化娱乐的底子,又试图强推竞技化路线,结果却是两头不讨好。对于追求爽感的娱乐玩家来说,《界外狂潮》的生命周期可能过短;而对于追求竞技的硬核玩家来说,它的随机性又让竞技体系难以构建。
网易在FPS领域的尝试虽然充满勇气,但也暴露出了其对这一品类缺乏底气的问题。在面对玩家质疑时,《界外狂潮》显得过于敏感和摇摆不定,缺乏坚定的产品信仰。相比之下,《无畏契约》则凭借其在外服多年运营和版本迭代的经验,更加自信和坚定。
尽管如此,《界外狂潮》依然有其可取之处。它在FPS领域内的创新和尝试,为玩家带来了新的体验。而网易在泛射击品类上的内容生产力,也展现出了其不俗的实力。未来,网易或许需要更加自信和坚定,明确自己在FPS赛道上的角色和定位,才能在这片竞争激烈的领域中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