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利来:联名热下的烘焙巨头,如何续写“半熟芝士”传奇?

   时间:2025-03-17 21:53 来源:ITBEAR作者:赵云飞

在烘焙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好利来以其独特的品牌魅力和市场策略,成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作为一家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烘焙品牌,好利来不仅承载着70、80后关于奶油蛋糕和蜂蜜面包的美好记忆,更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自1992年创始人罗红在兰州开设第一家门店以来,好利来便以其精致的糕点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早期,好利来采用“联合创始人内部加盟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扩张。然而,这种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2019年,当总部推行统一品控标准时,部分加盟商因成本问题选择抵制,导致品牌面临分裂危机。

面对这一困境,罗红果断启动改革,收回非直营门店经营权,要求不愿升级的加盟商摘牌退场或改名。这一壮士断腕的举措虽然带来了短期阵痛,但却为好利来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直营化模式,好利来实现了配方、定价、装修及服务标准的统一,彻底扭转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在供应链方面,好利来同样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了使产品在全国范围内保持一致的口感和品质,好利来建立了大型无菌中央工厂,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方和快速配送。这一举措不仅优化了供应链,还确保了产品的标准化和成本控制。例如,成都中央工厂生产的蛋糕胚可以通过冷链系统在12小时内送达东北门店,既保证了新鲜口感,又实现了规模化供应。

在营销策略上,好利来凭借其敏锐的市场嗅觉,通过联名营销成功打入年轻人圈层。无论是与喜茶的联名雪融芝士,还是与泡泡玛特的盲盒联名,好利来都能精准抓住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将热门文化符号转化为舌尖体验。这些联名产品不仅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关注,还引发了全年龄段的共鸣。

然而,随着联名产品的不断增加,好利来也逐渐陷入了“甜蜜陷阱”。部分消费者开始抱怨联名产品过于注重营销而忽略了产品品质,甚至出现了“买椟还珠”的现象。同时,支撑品牌口碑的经典产品也显得疲态,更新速度缓慢,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这一问题在二三线城市尤为突出,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本地烘焙品牌。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好利来开始调整其市场策略。在门店布局方面,好利来将继续在一线城市开设旗舰店,承担品牌展示的功能。同时,在二三线城市则更注重性价比和便利性,选址更贴近社区,门店面积更小,主要销售经典款产品。这一策略既维持了客源,又保持了品牌的新鲜度。

在产品研发方面,好利来也开始迎合当下减糖消费趋势,研发减糖芝士蛋糕、低脂月饼等健康新品。同时,好利来还集中力量打磨能大规模生产的明星单品,打造下一个半熟芝士。这一举措既保证了口味的稳定,又实现了成本控制。

面对烘焙市场的激烈竞争,好利来需要在统一标准与区域市场、联名创新与产品品质、成本控制与市场扩张之间寻求平衡点。只有这样,好利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继续为消费者带来高品质的烘焙产品。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