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内,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展——“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艺术展”近日盛大开幕,吸引了众多游戏爱好者与艺术迷的目光。
这场展览以风靡全球的游戏《黑神话:悟空》为灵感源泉,通过“破顽空”、“载群生”、“明邪正”、“开尘锁”、“踏云光”、“会元龙”、“赌输赢”七大板块,巧妙地将游戏中的经典元素与现实世界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展出的900余件展品,包括游戏场景原画、角色设计稿、实物模型、精美雕像及衍生品,其中不乏首次公开展出的珍贵内容。
展览还未正式开始,美术馆前就已排起了长龙般的队伍。玩家们满怀期待,希望尽早一睹这场虚实交融的艺术盛宴。中国美术学院动画与游戏学院副院长、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宣学君在导览时强调,展览旨在打破数字艺术的界限,让《黑神话:悟空》与观众产生深度交流。
展览的每一个单元都充满惊喜。一楼“破顽空”与“载群生”展区,从游戏主角天命人的起源与成长讲起,通过“影神图”展现游戏中的妖神众生;二楼的“明邪正”与“开尘锁”则聚焦于游戏的六大章节,以黄风岭、小西天等经典场景为例,将神话的瑰丽想象与技术的革新成果完美融合,让观众深入了解游戏创作的台前幕后与文化渊源;三楼“踏云光”与“会元龙”展区,通过不同维度的“西游”故事碰撞,探讨经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负一层的“赌输赢”则是玩家的试炼场,提供沉浸式的游戏体验。
资深玩家“阿飘”在序厅的“土地庙”前就感受到了强烈的代入感,这是游戏中玩家存档、恢复体力、更换装备的地方。展览中的武器墙和面具长廊同样让她印象深刻,1:1还原的游戏装备和面具,细节精致,令人震撼。
展览的高潮部分无疑是二楼的两个单元。特别是黄风岭的场景搭建,耗费了7天7夜,细节之处尽显匠心。20多米高的崖壁(馆内实景5.5米高)下,无头身的灵吉菩萨手弹弦琴,等候着每一个观众的到来。巨大的古树、虬曲的枝桠、微微摇曳的草丛,以及那夸张比例放大的头颅,共同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
展览还设置了互动环节,观众可以亲自体验游戏中的打坐场景。当坐在特制的垫子上时,大屏上会显示游戏中的打坐视频,让人仿佛置身于游戏世界之中,感受那份独特的宁静与平和。
这场展览不仅是一次对《黑神话:悟空》的深度解读,更是一次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数字艺术融合的积极探索。它让观者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思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