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诉讼蓝皮书出炉:十年间版权纠纷如何影响行业发展?

   时间:2025-04-23 17:58 来源:ITBEAR作者:赵云飞

近日,随着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的脚步日益临近,由盛趣游戏法务中心携手“红与蓝”律师团队精心编纂的《网络游戏诉讼蓝皮书(2014-2024)》正式面世。这份沉甸甸的研究报告,深度挖掘了过去十年间156份判决书的精髓,提炼出42个网络游戏版权与不正当竞争诉讼领域的核心实务难题,全面而系统地揭示了行业侵权纠纷的演变脉络、司法裁判的多元思路及责任判定的典型规则。

据《蓝皮书》揭示,网络游戏间的侵权纠纷在2017年至2021年间尤为集中,尤以2019年为诉讼高峰,而后自2022年起,诉讼数量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这一数据变化,无疑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趋势洞察。

从市场细分维度观察,手游市场的活跃性与其侵权纠纷的高发性形成了鲜明对比。作为权利游戏,手游涉案52起;而作为被诉对象,则高达74起。端游与手游之间的诉讼纠葛同样引人注目,其中端游起诉手游的案件便达25起。角色扮演类游戏(RPG)以61起纠纷高居榜首,其复杂的剧情结构与连续动态画面成为了侵权行为的“重灾区”。

在司法实践中,游戏内容的保护策略被明确划分为整体保护与拆分保护两大类别。整体保护方面,多数案例将“游戏整体画面”视为“类电/视听作品”进行保护,RPG游戏在此方面尤为典型。而在拆分保护领域,将游戏元素素材认定为美术作品进行保护的案件数量最多,涉及39个案例。针对玩法规则的保护争议,自2021年我国《著作权法》新增相关条款后,司法机关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仍需进一步深化。

在网络游戏侵权诉讼的司法实践中,《著作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共同构成了“双轨并行、互补衔接”的保护框架。《著作权法》侧重于保护可具象化表达的内容,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则在著作权法无法覆盖的领域发挥补充作用。对于抄袭玩法规则等“搭便车”行为,法院持严厉态度,认为其严重损害了行业的创新活力。

在责任追究层面,《蓝皮书》指出,法院对侵权主体采取严格认定标准,对包括第三方应用分发平台在内的联运渠道侵权行为进行全面规制。在赔偿方面,过去十年间判赔金额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高额赔偿案件占比不断提升,彰显了司法对恶意侵权行为的严厉打击态度。赔偿计算方式也逐渐从“法定赔偿为主”向“精细化量化”转变,体现了司法对复杂侵权行为的科学评估能力。

《蓝皮书》的发布,不仅是对过去十年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司法保护重要案件的全面回顾,更为企业防范侵权风险、探索创新边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随着游戏产业的全球化进程加速,《蓝皮书》将成为推动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在法治轨道上稳健前行的坚实支撑。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