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初中生子女沉迷手机游戏的问题,不少家长感到束手无策。一位家长近日倾诉,他的孩子自从升入初中后,对手机游戏愈发痴迷,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便是捧起手机。尽管他和孩子母亲多次尝试没收手机,但效果甚微,甚至引发了家庭冲突。
针对这一普遍现象,教育专家刘良华教授给出了专业建议。刘教授指出,电子游戏以其独特的模拟互动和声光电刺激,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面对这一问题,家长需要耐心和智慧,简单粗暴的禁止往往适得其反,还可能破坏亲子关系。
刘教授强调,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他们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手机也是现代社交的重要工具。因此,家长不必过于紧张或严格控制孩子使用手机,这样反而可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在信息化时代,完全禁止孩子使用手机既不现实也不可取。
为了帮助孩子摆脱手机游戏沉迷,家长应先了解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对游戏上瘾,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缺乏有趣的体验和成就感。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建立更健康的生活态度,丰富家庭生活,同时提供替代选择,如乐高、骑行、亲子手工等活动,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发展孩子的健康审美和兴趣爱好也是预防手机游戏上瘾的有效方法。一旦孩子找到自己热爱的方向,拥有生活的目标和动力,就不易沉迷于电子游戏。而且,当孩子在某个领域展现出能力和特长时,会在同伴交往中产生自信,无需通过玩电子游戏来寻求存在感和成就感。
刘教授还提醒家长,应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格采取相应的方法。对于理性且自律的孩子,家长可以适当放宽限制,给予一定的自由使用时间。而对于不够理性和自律的孩子,家长则应从一开始就注意控制孩子玩手机游戏的时间和频率,甚至避免过早给孩子购买手机。孩子开始使用手机后,家长应与孩子共同制定使用手机的基本规则,并逐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