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安全领域的专家艾伦·塞西尔,同时也是知名竞速机器人TASBot的管理员,公布了一项令人颇感兴趣的研究发现。他观察到,超级任天堂(SNES)这款经典游戏主机的运行效率,在其内部芯片频率的微妙变动中得到了小幅提升。
SNES,这款已经陪伴玩家35年的老古董,内置了索尼的SPC700音频处理单元(APU)。据官方资料,该APU的数字信号处理(DSP)频率设定为32,000赫兹。然而,早在2007年,模拟器开发者们就留意到,为了保持游戏的正常运行,模拟环境中SPC700的实际运行频率需要略高于标称值,设定为32,040赫兹。
SPC700协处理器的工作频率由一个24,576赫兹的陶瓷谐振器控制。然而,这种元件对外部环境因素较为敏感,尤其是温度的变化。今年2月底,塞西尔通过Bluesky平台上的TASBot账号提出了一个假设,并呼吁SNES用户参与数据收集。初步分析显示,随着主机使用年限的增长,SPC700芯片的实际运行频率似乎有所上升。
截至目前,收集到的最高频率数据为32,182赫兹。尽管这一变化看似微不足道,仅比原始频率高出不到1%,但它可能对游戏音频效果产生微妙影响,甚至导致部分游戏出现兼容性问题。值得注意的是,SPC700主要负责处理音频数据,理论上,在静音状态下,这一变化对玩家的游戏体验并无直接影响。
然而,在游戏的后台运作中,这一频率变化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当游戏进入关卡转换的黑屏阶段,主机开始加载下一关卡的数据,包括音频数据。如果APU能够更快地传输数据给CPU,那么加载时间理论上会相应缩短。
对于追求极致速度的游戏速通玩家和依赖精确计时的速通机器人开发者而言,SPC700频率的微小变化可能意味着挑战与机遇并存。幸运的是,对于大多数人类速通玩家而言,这种性能提升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塞西尔表示:“目前,我们还无法准确评估这种变化对长时间速通的影响程度。但可以肯定的是,它至少会在CPU与APU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上产生一定影响。”他还指出,TASBot的运行可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因为其操作需要精确到毫秒级别。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时间对主机性能的影响,塞西尔仍在持续收集数据。随着这些设备内部元件的老化,了解并应对这些变化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模拟这些经典游戏,确保它们能够继续陪伴我们,成为永恒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