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小游戏市场经历了一系列显著的变化,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2022年《羊了个羊》的爆火,这不仅为小游戏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也标志着该市场已经步入了成熟阶段。据最新数据显示,到2024年,小游戏市场规模将接近4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接近一倍,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使其在2400亿元的移动游戏市场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这一背景下,星邦互娱于3月12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IPO招股书,意图冲击“小游戏第一股”的称号。这家成立于2014年的公司,在《跳一跳》所引领的小游戏热潮中应运而生,并于2017年推出了首款游戏《龙城霸业》。此后,星邦互娱相继推出了《九州仙剑传》、《天剑奇缘》、《黎明召唤》、《异界深渊:觉醒》、《异界深渊:大灵王》以及《山海剑途》等一系列爆款产品。尽管这些游戏名称中透露出一定的模仿痕迹,但星邦互娱凭借行业通用的买量模式,依然实现了业务的稳健发展,成为了专业小游戏公司中的佼佼者。
然而,星邦互娱在招股书中披露的数据却显示出,这家小游戏市场的领头羊在业务和业绩层面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22年和2023年,公司的游戏流水分别为63.93亿元和57.07亿元,而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这一数字已下降至22.34亿元,同比降幅高达51.06%。与此同时,公司的月活用户、月付费用户等关键指标也呈现出连续下滑的趋势。在财务表现上,星邦互娱的业绩同样不容乐观。2022年和2023年,公司的收入分别为56.75亿元和53.27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为3.28亿元和1.97亿元。而到了去年1-9月,公司的收入已降至20.95亿元,同比降幅达50.85%,净利润更是转亏为-4716.7万元。
那么,为何在小游戏市场的黄金发展期,星邦互娱的业绩却连年下滑直至亏损呢?这还得从小游戏市场的本质说起。小游戏市场的爆发,并非源于游戏产品形态的多样化,而是得益于互联网流量平台的变现诉求。目前,小游戏最核心的平台依然是微信,微信小游戏作为微信小程序的一部分,拥有着庞大的用户基础。手游APP和抖音也是小游戏的重要平台。然而,这些平台对小游戏用户的留存率普遍偏低,导致游戏产品的长尾效应较弱。与端游、手游市场中单一爆款产品长达数年的长线运营相比,小游戏市场的爆款产品生命周期往往较短。
以星邦互娱的热门游戏产品《九州仙剑传》为例,该产品自2019年上线以来,累计流水已超60亿元。然而,在经历了2019-2021年的培育期后,该产品于2022年达到30亿流水的巅峰,随后便迅速衰落。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该产品的流水仅剩5.38亿元,同比降幅超过73%。爆款产品生命周期的短暂,使得小游戏公司需要不断推新、持续买量,以获取流量、用户和利润。然而,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沉没成本却非常高昂,导致大部分利润被拥有流量的互联网巨头所拿走。
大型游戏公司对小游戏市场的重视也加剧了这一市场的竞争。这些游戏巨头拥有丰富的游戏开发运营经验,能够推出更多产品、更大程度地买量,从而提高了爆款产品的命中率。去年,这一细分市场上最热门的产品大多来自于这些游戏巨头,如三七互娱的《寻道大千》、世纪华通的《无尽冬日》等。相比之下,星邦互娱的小游戏产品更多地是RPG网游产品的小程序化,并未特别贴近小游戏平台的主流品类。这也使得星邦互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小游戏市场的用户特征也与传统游戏市场有所不同。小游戏市场的女性用户比例和年轻用户比例更高。最近的小游戏玩家群体中,“一半在拧螺丝,一半在背包like”,这一特征也反映了小游戏市场的多元化和年轻化趋势。然而,对于星邦互娱来说,这一趋势并未能带来业绩上的提升。相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星邦互娱在小游戏市场的地位正逐渐受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