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非遗”手工如何实现华丽转身?

   时间:2024-10-17 14:28 来源:ITBEAR作者:朱天宇

近年来,中国经济新活力在新型消费领域展现得淋漓尽致。从数字体验馆里栩栩如生的虚拟人物,到“非遗手工”坊中活灵活现的指尖技艺,传统文化在新创意、新技术的赋能下焕发新生。

非遗手工制品的消费热潮持续升温,相关数据显示,非遗类商家数量同比增长超200%,购买非遗制品的用户增速更是超过300%。团扇、竹编、剪纸等传统手工艺品销售火爆,吸引众多年轻人亲手体验,深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非遗集市,游客络绎不绝。剪纸、糖画、精雕葫芦画等非遗手工艺品不仅精美绝伦,还能让游客参与其中,如一把结合古典漆扇制作工艺的漆伞,特别受小朋友欢迎。

游客徐梓晨表示,希望未来能多学习这类知识,并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全球。

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不断提升,非遗传承人也推陈出新。在河南郑州,一家百年历史的制香工坊开设了课程,吸引市民前来学习和制作。

传统制香技艺非遗传承人李彦妍自创并申请了专利,解决了“线香”造型单调的问题。目前,他们的产品种类已增至100多种,其中反映中原文化的产品特别受欢迎。

新津纸艺技艺非遗传承人江学春则通过创新,让纸贴画从平面变得立体,演化出可佩戴的配饰和挂件,焕发出新的活力。

随着新津纸贴画作品的不断创新,江学春工作室收到的订单越来越多。她还将制作技术教授给当地村民,为他们提供了就业增收的新路径。

非遗手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不少非遗工坊正从“家庭作坊”向规模化发展。在成都市郫都区的蜀绣产业基地,蜀绣技能培训班聚集了大批学员。为了推动蜀绣产业化,当地开设了蜀绣专业,成立蜀绣学院,已培训近万名绣工,并向企业输送了1300余名学员。

蜀绣商会会长尹文慧表示,蜀绣基地已发展到有30多家相关企业,生产规模达上千人,产值也已达到上亿元。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