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游戏:产业变革正当时,想象力边界何在?

   时间:2025-03-17 13:54 来源:ITBEAR作者:唐云泽

随着2025年的深入,AI技术在游戏领域的应用正以惊人的速度推进,游戏行业似乎迎来了“AI+”的黄金时代。2月21日,成为这一趋势的鲜明注脚:网易旗下《逆水寒》迎来了首位智能NPC“沈秋索”,由DeepSeek大模型驱动;与此同时,腾讯的《和平精英》也宣布接入AI技术,标志着游戏中的AI角色正从简单的工具转变为可深度互动的“虚拟生命”。这一变化不仅令人瞩目,更预示着游戏开发与设计的新纪元。

AI对游戏产业的赋能,首先体现在生产效率的飞跃上。传统游戏开发往往需要庞大的团队和漫长的周期,而今,AI生成技术(AIGC)正在颠覆这一模式。数据显示,超过50%的游戏在剧情、关卡、角色设计上已开始采用AI技术。例如,巨人网络的“千影QianYing”模型能自动生成游戏视频与配音,恺英网络的“形意”大模型则能在极短时间内生成角色动作,效率提升显著。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甚至预言,未来游戏创作者只需描述创意,AI就能自动生成完整游戏,彻底打破传统开发门槛。

游戏体验也因AI技术而得到全面升级。在《逆水寒》中,NPC能记住玩家的对话并据此改变行为,而在《和平精英》中,数字人吉莉通过全双工对话技术实现了情绪交互,能主动与玩家对话。动态剧情生成技术让游戏变成了“无限剧本”,玩家的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引发剧情的连锁反应,如《侠盗猎车手V》中的NPC会根据玩家的行为调整后续情节。这种AI驱动的沉浸式体验,据估计,已将玩家留存率提升了30%以上。

头部游戏厂商在AI技术的布局上各显神通,以期抢占产业高地。三七互娱利用AI动作捕捉技术将少林武术融入《Puzzles & Survival》,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人力成本。完美世界则通过《诛仙世界》的AI天气系统,实现了全局动态演算,提升了NPC交互响应速度,并带动了相关硬件的销售。网易依托DeepSeek大模型打造的智能NPC,不仅提升了玩家情感付费的转化率,其伏羲实验室每月产出的动画也超过了2万秒,助力UGC内容贡献了DAU的增长。腾讯方面,《和平精英》的数字人吉莉实现了商业合作的收入翻倍,其AI开放平台也降低了中小开发者的门槛,带动了分成收入的增长。

游戏产业正处于“AI+”的奇点,从《黑神话:悟空》的3A级破圈,到DeepSeek的智能NPC,再到UGC工具的普及和数字人的跨界应用,游戏行业正在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对于科技赛道的投资者而言,AI不仅是短期的炒作热点,更是驱动产业重构的核心力量。关注技术壁垒深厚、生态布局完善的头部游戏厂商,以及与之相关的硬件、IP衍生品等高弹性赛道,成为把握这场变革机遇的关键。

AI正在重构游戏的生产、传播和消费逻辑,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艺术形态。当AI生成技术突破创作瓶颈,当虚拟角色具备自主意识,游戏或将成为人类探索数字文明的前沿阵地。这一变革与互联网普及初期的“信息爆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预示着一个全新的游戏时代的来临。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AI技术为游戏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但投资者在布局相关赛道时仍需谨慎。游戏ETF(159869)作为跟踪中证动漫游戏指数的基金,囊括了三七互娱、恺英网络、巨人网络等多家有望受益于AI技术革新的游戏厂商,但同时也伴随着相应的市场风险。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充分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理性判断并谨慎投资。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