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张律师团队成功辩护了一起涉及CS:GO盲盒抽奖的案件,为客户争取到了无罪释放的结果。案件背景复杂,涉及盲盒抽奖平台的合法性与赌博犯罪的界限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
该案件发生在一家盲盒抽奖平台上,该平台以CS:GO游戏皮肤作为奖品,吸引用户通过充值人民币兑换虚拟币参与抽奖。用户抽中的奖品可以选择提取至Steam游戏账户,或在平台内继续参与抽奖,部分用户甚至能将虚拟道具转售至第三方交易市场变现。这种运营模式在带来高额收益的同时,也引发了法律争议。
司法机关在办理此类案件时,常将盲盒抽奖模式中与赌博相似的特征作为认定开设赌场罪的依据。这些特征包括资金闭环构成“上下分”、平台回购与变现渠道以及“以小博大”的悬赏机制。然而,张律师团队在仔细梳理在案证据后,提出了有力的反驳意见。
张律师指出,盲盒销售模式虽然自带射幸属性,但法律并未禁止一切带有偶然性的交易。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明确指出,盲盒是一种合法的经营模式,其商品因款式未知而价值有差异,这是射幸机制的体现,也是其娱乐性所在。因此,盲盒具有一定赌博性并不意味着必然违法,关键在于平台行为是否越界。
针对司法机关提出的资金闭环和回购机制问题,张律师团队经过深入调查后发现,该盲盒平台并未直接提供筹码兑现现金的服务。用户所抽中的皮肤必须提取至Steam账户后,再通过第三方平台出售变现。平台本身并不参与现金兑出的环节,因此并不构成完整的赌博闭环。
张律师还强调,用户投入与对价获取之间存在实质性商品交换,这是与赌博行为最本质的区别。用户在开盲盒过程中,每一次都实际获得了相应道具,即便部分玩家可能因价格波动导致奖品价值偏离投入金额,也属于市场行为中的常见现象,不能一概视为赌博。
在辩护过程中,张律师团队还提出了其他有力的反驳理由。例如,平台并未操控中奖概率,也未形成赌博闭环;奖品价值变动是市场波动结果,不应等同“以小博大”。这些观点在检察院组织的讨论中得到了广泛认可,并最终促使检察院未批准逮捕当事人。
这一胜利不仅为客户避免了被羁押的困境,也成功维护了盲盒抽奖平台的合法权益。张律师表示,盲盒抽奖模式游走于娱乐与赌博的灰色地带,如何定性需要结合具体情形进行实质审查。司法实务中不能一味奉案例马首是瞻,机械套用“盲盒即赌博”的结论,否则可能将正常的新业态创意一棍子打死。
张律师团队的成功辩护,不仅体现了其在刑事案件领域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经验,也为盲盒抽奖平台的合法经营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未来,张律师团队将继续关注此类案件的最新动态,为更多客户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