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人的迷茫:耗尽青春,还能否将游戏视为终身事业?

   时间:2024-11-28 18:07 来源:ITBEAR作者:江紫萱

在国内游戏行业的深处,流传着一些令人深思的故事,它们不仅揭示了行业的残酷竞争,也映射出从业者的辛酸与坚持。

不久前,某大厂的领导与头部工作室负责人之间的一段对话,引发了广泛关注。领导强调产品的重要性,并举例某团队在前11周内无人早于晚上12点离开办公室。该工作室负责人回应称,他们的团队自项目启动以来便一直如此。领导听后表示满意,而这款游戏也确实如期取得了重要成果。然而,这背后,是该负责人因过度劳累而大病一场,甚至经历了两次手术,取出左侧胯关节,长时间依靠拐杖行走的辛酸。

类似的故事并不少见。在2017年的“吃鸡大战”中,有一个团队为了抢占市场,办公室里堆满了吸氧瓶和红牛,组长们更是带头加班至黎明。公司为鼓励员工,准备了大量的现金奖励,最终这款游戏从Demo到上线只用了半年时间。然而,这样的付出并非总能换来预期的回报,许多团队和个体在咬牙坚持后,仍未能迎来胜利的曙光。

在今年的某次线下活动中,我目睹了游戏开发者们的艰辛。许多三十岁的策划已经满头白发,在活动结束后,他们还要返回公司继续加班。这种“卷”的现象不仅存在于游戏行业,也广泛影响着国内的其他行业。

今年的游戏行业对许多人来说充满了迷茫。有人失业,有人坚守。在环境不佳的情况下,理性的选择或许是保持低调,但我发现,身边有不少从业者选择了主动离职。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共同的疲惫感,其中不乏在热门项目中任职的人。一位朋友透露,他之前参与的一款二次元游戏项目,每个版本都要提供新鲜体验,几年下来,设计元素已经接近枯竭,前线开发者疲惫不堪,而玩家也开始出现审美疲劳。

在勤奋被视为优良民族性格的背景下,无论是匮乏年代还是增长年代,勤奋往往与明确的外部回报预期紧密相连。然而,在存量时代,勤劳付出可能导致产能过剩,需求相对疲软,甚至透支。游戏行业的过度工作现象,不仅消磨了从业者的创造力和热情,还压抑了创意的产生,错失了用优质供给激发需求的机会。

相比之下,国外的一些游戏开发者则享有更为宽松的创作环境。例如,《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的开发者平均年龄超过55岁,他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相对自由的工作氛围,仍然能够创作出令人惊叹的游戏。

在国内,能够做一辈子的游戏开发者似乎成了一种奢侈。除了健康和体力因素外,真正值得投入一生的游戏又有多少呢?在快节奏和高压力的行业环境中,如何保持创造力和热情,成为了每个从业者都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