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海外布局调整,旗下开普勒互动估值跃升5亿美元

   时间:2025-03-20 10:55 来源:ITBEAR作者:江紫萱

网易正逐步收缩其海外业务版图,这一动向已为人所共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多家网易曾斥巨资建立的海外第一方工作室,如日本的樱花工作室、加拿大的Worlds Untold工作室以及美国的Jar of Sparks工作室,已相继关闭。同时,仍在运营的海外工作室,如加拿大的Skybox Labs工作室,也进行了裁员和缩减规模。

在产品层面,网易在日本市场遭遇的挑战尤为明显。近半年来,已有《魔女的泡汤生活》、《开放空间: Over Field》和《阴阳百鬼物语GO》三款由网易运营的游戏宣布停止服务。网易创始人丁磊在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的发言揭示了这一转变的原因:“未来,网易的研发资源将根据产品表现进行分配,对于低效且前景不明朗的项目,我们将果断采取措施。”

随着《七日世界》和《漫威争锋》等由国内团队主导的海外爆款游戏的成功,网易的海外战略逐渐清晰:以国内团队为基础,征战全球市场。在此背景下,网易对于那些由传统3A行业背景的“明星制作人”领导的海外工作室以及表现平平的海外产品失去耐心,显得合情合理。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网易早期的海外扩张策略也培育出了不少优质项目。开普勒互动(Kepler Interactive)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家发行商自成立之初便表现出色,其发行的《师父》在首个完整运营年内便实现了5000万美元的营收,总销量超过300万套。开普勒互动的成功,无疑证明了网易海外投资的眼光。

开普勒互动之所以能够在发行领域站稳脚跟,得益于其独特的发行模式。该公司由七家独立游戏工作室联合组建,包括A44、Alpha Channel、Awaceb、Ebb Software、Shapefarm、Sloclap和Timberline Studio。这些工作室不仅享有高度的创意自由,还共享开普勒互动的发行资源和收益分配。它们在公司的决策过程中拥有平等的发言权。

开普勒互动的CEO Alexis Garavaryan表示,独立游戏工作室面临的最大压力是项目融资。很多时候,开发者们更需要的是资金,而非发行商提供的服务。开普勒互动的核心理念是建立一个既能提供财务保障、开发稳定性和组织支持,又能保持开发者商业和创作独立性的“共同体”。简而言之,开普勒互动强调“开发者优先”,让游戏开发者能够摆脱来自发行等其他方面的创作干预。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开普勒互动采用了透明的利益机制。任何加入该平台的独立工作室都会立即获得股权和按比例转化的现金,并享有参与决策的权利。在后续收益分配上,所有工作室都拥有业务股份,因此爆款产品的成功将惠及整个开普勒互动。这种“开发者共同所有权+独立运营+资源共享”的模式,在目前来看仍然独树一帜。

开普勒互动不仅为独立游戏开发者提供了所需的资源和支持,还允许不同工作室之间进行专业知识、人才和技术的交换。这种协同合作不仅出于共享理念的考量,更是为了打造出优秀的游戏并实现业务增长。由于各工作室都取得了“主人翁”般的投资意识,因此它们乐于帮助其他团队,因为这被视为在培育和创建自己的公司。

然而,尽管开普勒互动的模式在海外取得了成功,但要在国内复制这一模式却面临诸多挑战。首先,资金问题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除了网易的注资外,开普勒互动还背靠九龙之夜基金等资本支持。而国内独立游戏市场虽然正在发展,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且大多数资本更倾向于投资已经过市场验证或有大厂背书的项目。

国内独立开发者相对羸弱,专业人才主要集中在大厂。虽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游戏人投身独立游戏创业,但真正具备持续产出能力的独立游戏团队仍然凤毛麟角。因此,要像开普勒互动一样集结一批有能力、有资源的独立游戏团队,并打破国内开发者习惯的“发行+开发”二元分成结构,在国内显得有些过于理想化。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