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期间,数字科技赋能的文化旅游新体验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成为吸引游客的新亮点。各地文博场馆、旅游景区及特色街区纷纷推出沉浸式体验空间,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文旅消费新场景。
在山东泰山,历史悠久的石刻艺术以数字藏品的形式焕发新生。泰山景区首次发布了四款数字藏品——“五岳独尊”、“风月无边”、“如意”及“‘虎’字石刻”,这些藏品利用3D技术复原,消费者通过手机扫描即可获取石刻背后的历史背景和书法艺术解读,让古老的文化遗产在指尖生动再现。
山东淄博聊斋宫景区则通过聊斋VR游戏,将《聊斋志异》的经典故事与现代VR技术巧妙结合,游客佩戴VR眼镜后,仿佛置身于聊斋世界,通过完成任务和挑战,亲身体验奇幻故事。同时,景区还利用全场景数字建模和裸眼3D视效,将聊斋故事转化为可永久保存的数字资产,让古老故事焕发新生。
北京的艺术空间里,艺术与科技碰撞出璀璨火花。在798/751艺术空间举办的“征候丨视界”艺术、科学与科技双年展上,来自13个国家的艺术家带来了24件涵盖绘画、装置、影像、生物艺术与动态艺术的作品。这些作品利用科技手段,将传统媒介与声音转化为有形形态,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个时空隧道般的艺术空间。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热门景点也迎来了春游热潮。安徽黄山风景区在清明假期首日便吸引了3万余名游客,人们徜徉在如画的山色中,拍照留念,享受春日的美好时光。贵州铜仁梵净山景区则推出了“赏春景、品春味、探民俗”主题旅游活动,游客可以跟随向导采摘野菜,品尝特色菜肴,体验别样的春日之旅。
湖南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同样游人如织,奇峰异石、幽深峡谷让游客流连忘返。而在新疆阜康天山天池景区,随着气温回升,冰湖初融,雪岭云杉苍翠欲滴,向阳坡地的草甸冒出嫩绿新芽,与远处的博格达峰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的春日画卷,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错季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