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游戏业共商对策:如何击破新型网络谣言“皮套论”?

   时间:2025-04-04 23:52 来源:ITBEAR作者:唐云泽

近期,游戏行业内一种被称为“皮套论”的新型网络谣言悄然兴起,并迅速显示出跨行业传播的潜力,对互联网生态环境构成了新的威胁。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上海市网络游戏行业协会于4月3日组织了一场专题研讨会,旨在探讨“皮套论”对游戏行业的具体影响及应对策略。此次会议汇聚了米哈游、哔哩哔哩、盛趣游戏、心动网络、鹰角网络等行业领军企业,以及众多专家学者和媒体观察员。

据悉,“皮套论”谣言起源于2024年,其手法是通过虚构游戏角色为企业高管或制作团队的“皮套”,并声称角色设计中蕴含大量个人元素,以此煽动用户对特定游戏企业及作品进行抵制。这种谣言不仅传播速度快,且变种多样,对受害企业的声誉造成了严重损害。

上海市网络游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建华在致辞中表示,协会已对“皮套论”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形成了《“皮套论”对网络游戏行业生态影响的调研报告》。他指出,“皮套论”极具误导性,已有多家协会成员企业因此遭受攻击,蒙受重大经济损失。王建华呼吁,通过此次研讨会,各游戏企业应携手合作,共同构建行业“防火墙”,抵御网络谣言的侵害。

在研讨会上,专家们分析了“皮套论”对游戏行业的深远影响。除了破坏用户生态外,该谣言还迫使相关企业过度自我审查,回避复杂叙事和细节描述,导致创作风格趋向低幼化。一旦用户开始过分关注创作背后的企业而非内容本身,文化创意产业可能陷入创作困境,向谣言妥协。

与会企业代表指出,“皮套论”背后还隐藏着一条由网络谣言催生的黑灰产业链,呈现出职业化趋势。这些谣言制造者通过散布谣言形成“攻击-变现”模式,从中谋取利益。

针对“皮套论”及其衍生问题,上海交通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院副院长刘维提出了多项建议。他建议企业应建立防范体系,通过清晰展示角色设计背景和过程,或完善角色故事设定,切断与现实人物的关联,从根本上消除谣言滋生的土壤。同时,行业内应制定行业标准,建立黑名单共享机制,共同遏制谣言的传播。他还呼吁司法机关深挖并查处典型案例,对谣言散布者形成有效震慑,为行业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

会议尾声,上海市网络游戏行业协会发布了《关于应对新型网络谣言“皮套论”的倡议》,呼吁行业各方凝聚共识,通过建章立制、依法维权等手段,有效防范“皮套论”谣言的进一步扩散,共同维护内容产业的健康生态,为广大用户构建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