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行业的另一面:在上海漕河泾,年轻人的游戏梦与现实碰撞

   时间:2025-03-23 18:49 来源:ITBEAR作者:任飞扬

在麻将桌旁,我偶遇了一筒,一位对游戏行业满怀憧憬的年轻人。如今,28岁的他,眼神中却少了些当初的光芒。

几年前,一筒怀揣梦想,踏上了前往上海的旅程,目标直指漕河泾——他心中的游戏业圣地。通过朋友的介绍,他顺利进入了一家虽名气不大,但据说曾打造出月流水过亿爆款的游戏公司,担任运营一职。

然而,现实却给他上了一课。一筒很快发现,自己不过是这家公司维持老游戏生命的“耗材”。他负责的是一款已上线多年的RPG游戏,面对精品化游戏的冲击,这款游戏只能依靠出海和反复发行来榨取剩余价值。

“我就像个D级人员,负责把奇怪的游戏送进坟墓。”一筒无奈地说道。

初入职场的一筒,由于对上海生活成本的误判和行业经验的缺乏,只为自己争取到了1万元的月薪,试用期八折后,到手工资甚至难以覆盖日常开销。尽管如此,他仍安慰自己,只要熬过初期,跳槽后一切都会好起来。

工作本身也远非一筒想象的那般充满激情。他接手的是一个玩家数量稀少、流水低迷的大区,面对复杂的运营工作和层出不穷的问题,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更令他困惑的是,整个公司似乎都沉浸在一种得过且过的氛围中,人员流动频繁,项目管理混乱。

一筒和同期加入的三名新人运营——二筒、三筒、四筒,一起肩负起了“抬棺材”的重任。他们的工作更像是填表、改BUG和应付差事,而非创造和创新。面对每月必须达成的营收指标,一筒甚至不得不采取极端手段,如推出高额礼包以刺激消费,尽管他知道这并非长久之计。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筒逐渐麻木,他忘记了自己为何加入这个行业。他和同事们只能在忙碌的工作间隙,下楼买根烤肠,绕着漕河泾溜达,偶尔羡慕地看着莉莉丝等公司的新产品宣传片,心中却毫无波澜。

直到有一天,一筒被《崩坏:星穹铁道》的共享单车广告触动,他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和选择。他下载并体验了这款游戏,感受到了与自己所负责项目截然不同的活力和创新。

不久后,一筒负责的大区发行合同到期,他本以为自己会被裁员,却被调去管理其他大区。随着老项目逐渐走向终点,运营权转给了发行方,一筒和同事们也面临着新的选择。最终,一筒选择了辞职,回到了广州。二筒则决定回老家考公,三筒和四筒也各自踏上了新的旅程。

一筒在麻将桌上向我讲述了他的经历。他说,自己除了热情一无所有,没有漂亮的学历和项目经验,或许在很多人看来,他根本不适合这个行业。但他发现,这个行业里有很多人跟他一样,被困在莫名其妙的项目中,做着毫无新意的工作。

“大家只是找了个班上。”一筒感慨道,“或许我们也曾有过游戏理想,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里,轮到我们去实现的机会太少。我们只能选择那些稳定但毫无创新的产品,偶尔在安全范围内释放一下创作欲。”

一筒的故事,或许正是许多游戏行业从业者的缩影。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行业中,有人追逐梦想,有人被迫妥协,但最终,大多数人都只能默默地为那些被时代淘汰的游戏画上句号。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