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且诈骗手法不断翻新,未成年人群体成为了诈骗分子的新目标。他们利用网络游戏这一平台,精心策划骗局,让不少孩子及其家庭遭受财产损失。
在山东省菏泽市,杨女士就遭遇了这样一起令人痛心的诈骗事件。年初,杨女士向当地公安局牡丹分局报案,称其9岁的儿子在玩网络游戏时不慎被骗,导致她的银行账户被转走了5万多元。事情起因于杨女士的儿子在游戏中结识了一位自称能赠送游戏皮肤的“好友”。面对这份意外的“礼物”,孩子满心欢喜,随即添加了对方的QQ。
然而,这位“好友”却并非善茬。在添加QQ后,他谎称杨女士的儿子在领取皮肤时操作失误,导致游戏账号被冻结。为了解除冻结,他恐吓孩子下载了一个可以远程操控手机的软件。在孩子的懵懂与恐惧中,这一请求得到了满足。犯罪人员随即通过远程操控,悄无声息地开启了手机的免密支付功能,并向指定电商账户进行了转账操作,短短时间内,杨女士就损失了5万多元。
这一诈骗手法隐蔽且狡猾,不仅利用了孩子们对游戏的热爱和对未知的好奇,更通过恐吓和诱导,让缺乏辨别能力的未成年人一步步落入陷阱。对于此类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诈骗,社会各界应高度警惕,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孩子们的防范意识。
在此,也提醒广大家长,要加强对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监管,教育孩子不轻信陌生人的信息,不随意下载不明软件,更不要在未经家长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任何支付操作。只有家校社共同努力,才能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