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涉及热门手游《王者荣耀》角色皮肤著作权的犯罪案件,此案凸显了司法机关在数字版权保护方面的决心与行动。
《王者荣耀》,这款由腾讯公司在四川成都高新区开发并运营的英雄竞技手游,凭借其丰富的游戏内容和独特的角色设计,吸引了全球亿万玩家的喜爱。其中,游戏角色皮肤作为游戏的一大亮点,不仅美化了游戏角色,也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然而,这些精心设计的角色皮肤却成为了不法分子牟利的工具。刘某,一位拥有数十万粉丝的《王者荣耀》游戏解说博主,为了吸引更多流量和广告收益,非法获取并发布了大量官方尚未公开的新角色皮肤视频。刘某利用剪辑软件将这些皮肤素材制作成“爆料视频”,并巧妙添加特效和水印以逃避平台审核,短短四个月内发布了33个相关视频,获得了超过178万次点赞,粉丝数量激增至70余万。
随着刘某的违法行为逐渐扩大影响,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分局迅速介入,依法对其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随后,成都市高新区人民检察院以侵犯著作权罪对刘某提起公诉,同时,腾讯公司作为著作权人也提起了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刘某停止侵权、消除影响并赔偿经济损失。
在高新区法院的审理过程中,法院认定《王者荣耀》中的角色形象、技能动作及出场动画效果均属于具有独创性的作品,腾讯公司享有合法的著作权。刘某通过发布爆料视频吸引流量、增加广告收益的行为,构成了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属于严重的侵犯著作权行为。考虑到刘某传播他人作品的点击数高达25万次以上,情节特别严重,法院依法对其作出了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的判决。
在民事诉讼部分,经过法院的调解,刘某与腾讯公司达成了协议,同意停止侵权行为、公开消除影响,并一次性赔偿腾讯公司经济损失10万元。法院出具的《刑事附带民事调解书》详细列出了消除影响责任的承担方式,确保了调解结果的执行。
承办法官指出,游戏中的角色皮肤作为美术作品和视听作品,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在网络环境下,行为人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他人作品以营利为目的的形式多种多样,一旦构成犯罪,将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此案的成功办理,不仅维护了数字内容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也为数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该案还是成都法院审结的首例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高新区法院在创新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模式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三审合一”的专业优势,实现了刑事程序规范庭审与民事经验辅助查明的有机结合,为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支持。
此次案件的审理和宣判,不仅是对刘某个人违法行为的严厉惩处,更是对整个网络环境中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一次警示。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司法机关将继续加大对数字版权的保护力度,为创新创造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